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讀書人

有不少次,我曾經試圖對讀書人下個定義。

但又因為這定義有時過於龐大而難以界定出一個合理的詮釋範圍,便暫時擱著。

直至我對這「讀書人」的意義又開始懷疑起來為止。



當然這有時是從別人的言語以及我所身處的環境裡頭而開始的。

我有一部分是不被這個世界所接受,因為只用著電腦打字抒發,不事生產,不對這個這個社會、國家有所貢獻

另一方面自己行事過於天馬行空,並不仔細謹慎,所以常常換來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

然後自己的長官常常找自己麻煩,常常被質疑我自己的工作能力。



威脅。常常就在休假前夕丟出來。因為一切都好像我欠誰某些東西不還。



中文人嘛,「溫良恭儉讓」慣了。有時連生氣都忘記了。

只是總會不滿於態度上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於「讀書」這件事。



我始終不認為買了一些勵志書籍,指導自己如何成功邁向頂端的人這種人叫做讀書人。

一方面是我自己鄙視這些書籍有部份是拿來騙錢,卻無實質上的內容意義。

只是叫人去追尋該書作者的哲學,然後同一看齊。

另一方面則是自己的過於堅持,堅持某些勾動人心的書籍才叫書。

一如《戀人絮語》,或是教我看《戀人絮語》的人,

或是大學時那幾位提醒我孜孜不倦去追求自己學習領域的老師所建議我的書。

現在想起來,那時對於讀書這件事情不是那麼在意,卻忘記原來我們依賴「閱讀」來進行學習。

要學習文學,總免不了大量的閱讀以及藏書,還有一張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圖書館證。

(不可否認那時的閱讀其實嚴重依賴圖書館五樓的某區)

然後在小說區、散文區遊走,反而忘記那些勵志書籍的存在。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成功並不定義於一般人所謂的成功吧。

反而佩服的是那種書念得多,卻依然很謙虛說自己書讀不多。

但又隨隨便便開口說說就感受的到學識淵博,如:老王、老楊、小李、美蘭老師、逝去的曉青老師。

甚至到現在當了兵,都還會想起曉青對我們說的一些事來勉勵自己,不要屈服於當下。

人總得學著謙虛,當然這世界還是謙虛的人少,但要爬得越高,我想一種優雅謙虛的態度是難免的。



因此,翻翻勵志書籍就說自己有讀書?

我想我不去破壞某些人的遐想就不錯了。

我大概只是單純地不佩服某些人吧,因為與我理想中的讀書人差距甚遠。

因為這樣的差距,的確令人心情很差。卻又想起一句人人常說的話:「這就是人生啊!」

總會遇到你意外中的那些人,包括你覺得愚蠢那種人在內。

沒有留言: